简述体育技术教学的基本阶段划分
体育运动技能形成分三个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初步掌握、体验技术动作,动作学习以分解模仿、徒手学习为主。
2、联系形成阶段(分化阶段):深入理解肌肉活动感觉,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动作规范,基本上建立动作定型。
3、自动化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形成牢固动力定型做动作熟练、省力、自如。
体育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为完成体育运动活动的特定任务而将种种动作活动方式顺利表现出来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我们无时不在运用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现在从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来分析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要点。
体育的五个水平阶段
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经历了 5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创业阶段”自 1949 年至 1957 年;
第二阶段是“马鞍型发展阶段”自 1958 年 - 1965 年;
第三阶段称为 畸形发展 阶段;
第四阶段称为 发展与初步改革 阶段;
第五阶段称为 改革的深化 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在2022年4月22日发布的,名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该标准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实施,并被视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它旨在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体育在此标准中仍然被列为第三主科,显示了它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义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周几节体育课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至少开设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至少开设3节体育课,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节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体育课程建设发展阶段
《意见》指出,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意见》要求,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高中阶段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高等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崇高精神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教材体系建设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充分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
体育教育过程三个阶段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必须经过这三个阶段。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反映和练习的能力来决定的。
泛华集团是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但是错误动作比较多,分化集团使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错误动作相对少一些,自动化学生已经充分的掌握了技术并能够随机地做出相应的正确反应。
体育课分为哪三个阶段
1、跑步,放松身体做些课前活动,把身体活动开
2、教学,老师会安排些必修的运动
3、自由活动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
体育教学过程可以分三段式: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也可以分四段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体育课
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的,分别为通过初评为学生定制最合适的考试项目组合、PSS作为基础素质能力的联系手段有针对性的选择联系方法以及强化训练,规范技术,提高能力,模拟考试。